Monday, March 19, 2012

舊|足跡



除了騙人的廣告外,誰說過鞋必須要潔白乾淨?

好像這些事物都只有開首,過程和結尾三個階段。這天這對破爛不堪的球鞋,在貨倉拿出來時也曾是潔白無瘕,但之間的整個過程,卻就像只剩下「有污漬」的畫面;是一點、是有些、是整個鞋邊還是由鞋帶開始,總是無從稽考。


在開首時總是小心翼翼地保護那對鞋,少許污漬還會立刻用紙巾清潔一番;然後又思索今日會去的地方是否適合穿一雙新鞋出現,尤甚,那是一對全白色的波鞋。

但以上一切,只停留於你還記得「這是一對新鞋」的時候。



之後,污漬慢慢被添上於鞋上;但你及後回想,原來自那時開始,你就不再顧慮這是新鞋與否,亦不怎在意痕跡的多或少,反正你在那些場合,配上那些衣著,你就自自然會穿起它。

旺角橋底魚蛋檔的咖喱汁、課室裡書桌腳的鐵銹痕、鵝鑾鼻燈塔下的泥濘、那席婚宴上的紅酒,還有那個暴雨天被踐起了的污水,在你的鞋上逐一留下。



「你是時候換鞋了。」

直到有一天,你的友人指著你的下方,你隨著他指頭的方向看到一雙破爛不堪的球鞋。

鞋帶已由純白變得灰灰黑黑,鞋舌因為長期被箍緊而變形,鞋㬹位置的品牌標誌早已褪色,鞋面因經常與牛仔布磨擦而留下深深淺淺的藍色;經常折曲而令兩旁穿了個不大不細的洞,卻足以看到內裡的那層布;因為步行姿勢關係,日復日的磨擦,鞋底內側亦留下明顯的斜面,旁邊亦只留下淺淺的坑紋。

然後你記起的,是在貨倉拿出來時那對潔白無瘕的球鞋。



但你,又會否想起,鞋上留下的,是污漬,還是記憶?

然後,又會否記得每一個,陪你穿著那對鞋,走過那一段路的人嗎?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